info

法治论坛

法治论坛

法治论坛

互联网思维开展舆论引导

发布时间:2018-06-07来源:未知点击次数:打印作者:网站管理员字号:

  “舆论导向正确,是党和人民之福;舆论导向错误,是党和人民之祸”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高度重视舆论工作,多次研究有关问题,并作出重要部署。在2月19日召开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,习总书记特别强调,要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,尊重新闻传播规律,创新方法手段,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。”

  不可否认,网络技术与应用的日新月异,已经深刻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格局,网络已经成为诸多舆论集聚和散播的平台,如果听任荒诞、低俗、负面的舆论泛滥,就会动摇我们的执政基础、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,甚至危及国家安全。亦是因为如此,各级各部门都把搞好网络宣传工作、强化网络舆论引导作为了重中之重,并组建了网络舆论引导队伍,以期用正面的舆论引导化解舆情危机,用正能量的释放凝聚大众共识。

  然而当仔细查看了近些年来党内网宣员的网评文章以后,笔者突然发现了一些比较有趣的现象。比如:一些网宣员错把网评当政论,以把文章发表在党内网站或党的报纸上为荣耀,且乐而不疲、大兴专攻之能事;一些网评文章虽然结构合理,论点突出、论证严谨却难脱“八股”之囿,根本不考虑受众的阅读兴趣和内心感受;更为突出的是,大多网宣员在开展网络舆论引导时都呈现出了“自说自话、自娱自乐”的特点,虽然说了很多正确的废话却并未起到任何引导效果;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商业网站很少刊登党内网宣员的网评文章,话语体系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党内声音和大众舆论“两层皮”,进而导致了舆论引导的无效性,未能真正实现“用光明驱散黑暗,用美善战胜丑恶,让人们看到美好、看到希望、看到梦想就在前方。”

  网评是个人或组织在网络媒体上就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、社会问题发表的评价性意见,终极目的就是用观点的多元化去化解网络舆情的单边化,以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。而衡量一篇文章的影响力,一是要点击率,二是要看转载率,三是要看是否能得到大部分网民关注和认同。一篇文章写得再好,没有传播,没有网站推荐,没有人点击,是断然不可能起到舆论引导作用的。所以,这就决定了写网评文章,绝不是写给领导看的,也不是那些报刊杂志的编辑看的,更不是写给网宣员自己看的,而是针对网络新闻事件写给网民看的。

  现今的网民并不高大上,他们是年轻的矛盾综合体,引起关注难,凝聚共识难,疏导情绪难,传播正能量难。不食人间烟火,注定曲高和寡;只有俯下身子,网民才会愿意真心实意地和你“在一起”。有句话说的很好,“你若端着,我便无感。”事实证明,网评文章如果紧扣网民关切、符合网民心理,就会深受网民欢迎、起到舆论引导效果;如果网评文章不痛不痒、偏离网民视线,就会引起网民反感,甚至遭到网民嘲笑。

  能否抢占网络舆论的话语权,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。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,要从理念、内容、体裁、形式、方法、手段、业态、体制和机制上创新新闻舆论工作。表达方式是思想的外衣,创新表达方式提升舆论引导的实效的必要途径。“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,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。”把政策语言变得通俗易懂,把官方声音变得富含智慧,把事例说教变得形象生动,把解疑释惑变得幽默风趣,就会深受网民关注、让网民倍感亲切,就能让网民读后能有所思、有所悟、有所感、有所得,把自己的人搞的多多的。

 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“推进器”、民意的“晴雨表”、社会的“黏合剂”、道德的“风向标”。只有学会从党报党刊中跳出来,真正做到扎根网络,到商业媒体和网络舆论中去,时刻关注着网民的关注、纠结着网民的纠结,让理性与情感并存、让共性与个性同步,才能真正赢得受众、引领受众,让负面舆论失去土壤。(刘国军)


收 藏    关 闭